- Dec 08 Sun 2013 20:01
王媽媽
- Dec 08 Sun 2013 15:54
民國版的蘭陵王
今天是12/8號,非常巧剛好也是孫立人將軍的生日(1900/12/8)。在一個小時深入的解說中認識了一代名將。如果要用一句現代的話形容,孫立人將軍簡直就是民國版的蘭陵王。人長的帥氣且學識淵博——中國清華大學跟美國普渡大學畢業。曾帶領七百多人於中緬之戰擊敗一萬人的日軍,救出七千多人的英軍。後來國共內戰又打贏四平戰役,來台後打贏古寧頭戰役。超神!
但功高總是震主,一生愛國的孫將軍,最後竟遭誣陷叛變,被迫辭職,軟禁在台中。直到逝世多年後才公佈當年的調查報告,還其清白。
- Nov 28 Thu 2013 22:36
永遠
- Nov 25 Mon 2013 22:43
畢業舞會
畢業舞會是台中一中的傳統,男生只有一中高三學生可以參加,女生則沒有限制。那年,為了讓歷年都在露天操場舉辦的畢業舞會移到康樂館室內舉辦,花了一整個下午,才終於說服各班班代。也才有後來廣受好評的成果。
那時候不知道在瘋什麼,買了一百張票,加上原先附贈的兩張,一共邀請了一百零二位美麗的小姐參加,並且來了二十多位,不知有沒有造福了哪位同學?
- Nov 20 Wed 2013 22:48
心動
- Nov 18 Mon 2013 23:05
等待
曾經總是當等待的那個人
才了解沒有盡頭的等待如此難熬
而當耐心的等待總是不被珍惜
才學會將不再為誰等待
- Nov 17 Sun 2013 16:06
知識之所以為知識
今天下午陪媽媽看胡瓜主持的節目金頭腦,連續五題,歷史、音樂、理化、現代藝術、外國文學,我全部答對。我娘相當高興,覺得很驕傲。可是我卻很擔憂。擔憂的不是我中一中的學弟分數落後,是這樣倡導「背」知識的節目有什麼意義。
說真的,小時候我也覺得知道很多東西,很會背書很屌很厲害,畢竟我也是聯考時代很會背書的產物。但是我跟媽媽說,「背」那麼多知識沒有用,現在這個年代想知道什麼只要google就好,知識取得非常容易,我每天都不知道在google學到多少念書時候不知道的知識。知識怎麼背的完?
台灣的填鴨式教育,造成很多背多分的高手。可惜,背知識一點用也沒有。知識是要能活用才有力量,知識之所以為知識,是要來協助我們做判斷,不是死背。如果教改了這麼這麼多年,我們的學生還是沒有接受判斷與分析能力的訓練,才真的令人擔憂。
- Nov 17 Sun 2013 15:08
Life will find its way out
猶記得小學四年級生五年級的暑假看了一部影響我至深的電影「侏儸紀公園」,當中複製恐龍的想法非常吸引我,DNA跟基因這些字眼一直在我腦海中迴盪。雖然不是非常清楚的了解他是何物,但是總覺得很酷。
一直到國三推甄放榜後,暫時沒有升學壓力,每天櫻櫻美代子的我開始大量閱讀,在生物老師的協助下,我終於搞清楚DAN道底是啥,他跟遺傳究竟有什麼關係。進而影響了後來我高中選組跟大學選系。只是大學以後,反而喜歡上大尺度的生態,沒就繼續在遺傳學上下功夫。
最近學習組織培養,發現變異,讓我很困惑!為什麼組織培養會變異?無性繁殖不就是為了保留了植物原有的基因,既然基因一樣,為何會變異?
- Nov 14 Thu 2013 22:33
活得更好
活得比以前好,不應是為了不讓誰誰誰看衰,而是你生而為人的權利!
- Nov 11 Mon 2013 20:39
戀愛學歷
什麼是戀愛學歷呢?簡單定義一下。就是依照每個人一生可能的戀愛經驗,簡單分成戀愛小學、戀愛中學、戀愛大學、戀愛研究所。戀愛小學通常好發在12歲到18歲的初戀階段,屬於純純的愛。戀愛中學好發於17歲到24歲,往往愛到失去自我,愛到刻骨銘心。戀愛大學,學習理性看待雙方的關係與未來,往往要伴隨一定的社會歷練方能畢業,一般而言要20歲以後才會發生。戀愛研究所就高竿了,已經可以很理性的看待自己與別人的感情,甚至做出中懇的建議。只有極少人都有機會取得戀愛研究所的學歷。
從戀愛小學到大學,每個人所要花的時間不同。有人一個老師就一路升學到底,多數則是會換三四個老師。當然每個階段換三四個老師的也大有人在。而且我相信,有些人資質聰穎過人,不需老師便能自學成才。只是這類人應該是少數。畢竟戀愛學是應用科學,講求實戰經驗,自學實在太辛苦。從小學到大學,要學習的科目不勝枚舉,從日常相處、送禮、信任、包容、體貼、諒解、放手、背叛、劈腿、誤解、吵架,還有接吻、上床、性暗示……
二十五歲以上的女性朋友,幾乎都戀愛大學,甚至戀愛研究所畢業了。搞不好還有戀愛教授,已經作育英才無數,指導很多人從戀愛大學或研究我畢業。即便少數沒有戀愛大學畢業,也都知道取得戀愛大學學歷男人的模樣。她們想要的,恐怕不是一個可以繞著轉的太陽那麼簡單,而是要一張可以讓自己「安心」的安全網。試問,如此高戀愛學歷的女子們,如何會看上戀愛小學未畢業,只有戀愛幼稚園學歷的小男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