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了一支小琉球的微電影,感觸很深。拍的很美,可惜有些內太空美景在小琉球浮潛是看不到的!
小琉球的海洋生態,比我在西半部其他地方看到的還豐富。岸邊有陽隧足、海兔、光鰓雀鯛、隆頭魚,浮潛還可以看到一些蝶魚、粗皮鯛、河豚,甚至海龜。可是,坦白說,小琉球的海還不夠美。
對於一個遊客來說,到小琉球旅遊是非常便宜的。民宿便宜、吃東西便宜、海上活動便宜——浮潛半小時加全套裝備及專人拍照只要300元。整趟旅程花費一個人不超過五千元。可是,我卻私心希望,可以漲個幾倍的價格。
我半開玩笑的說:「假日、小琉球滿滿的人。浮在海上的人、垃圾,比水裡的魚還多。」一個周末遊客製造的垃圾恐怕比島上居民生活一個禮拜的垃圾量還多,但是卻要由其他沒有到小琉球旅遊的台灣全民共同出錢運到屏東處理。不可笑嗎?
當然知道小琉球現在很多人靠觀光維生,民宿一間一間蓋起。如果漲價了,遊客會少非常多。但是如果任憑現在這樣遊客任意增加,有一天魚又沒了、海龜又不來了,真的會比較好嗎?
太平洋上很多島國也都靠觀光維生。到那邊的飛機票很貴、住宿很貴,連浮潛都要花個上萬。可是,每年還是有來自世界各地人——包括貪小便宜的台灣人,願意花大把鈔票去欣賞海洋美景。台灣西岸最後的淨土小琉球,可不可以也比照辦理。
我在港都出生,小時候常在西子灣看大船入港,看夕陽。那時候住的地方離海近,總有看不完的海。後來,我拋棄大海入了青山,才發現我對海有多麼思念。
我是森林系畢業,車子隨時準備著雨鞋要入山。但,我在港都出身,也隨時準備著蛙鞋,想下海就下海。多麼希望有一天,台灣人不再補龍王鯛、鬼福魟、豆腐鯊、翻車魚,多麼希望有一天,台灣到處都有美麗海灘,不用捨近求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