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在台北念書及工作的時候,我喜歡不斷嘗試各種美食,也因此發現台北市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除了台菜、台式小吃、客家粄條、潮州包子,台北市有許多北方麵食,如公館的順園小館、維倫麵食館、台大後門的北平鄉味,還有很多如鳳城、及光復北路陳記九龍這類的香港燒臘、港式飲茶如易牙居、江浙料理、或是南門市場億長御坊這類上海菜、一大堆四川麻辣鍋——可惜四川華神倒了,更不能不提台電勵進餐廳酸菜白肉鍋與古亭萬有全涮羊肉這類東北料理。而台北甚至有數家滇味廚房或是公館金三角(不見了)這類的雲南或泰北風味餐廳。都是我所喜愛的滋味。

除了中國各地風味菜,日式料理、韓式料理、越南餐廳、泰式料理、緬甸小吃、印度料理、印尼餐廳……都可以在台北市找到十分道地的小店。而且奇妙的是,這些餐廳看來似乎都營業許久,甚至幾十年了。老闆幾乎都是來自該料理的發源地,操著厚重的口音。各式各樣的中國菜我或多或少可以理解,但是其他國家菜色怎麼來的呢這個疑問一直在我心裡。

大學時代除了延續美食的探索,也對建築產生興趣。剛出社會便到信義房屋工作。一段時間後,我也發現一些台北市一些三十年以上老舊的建族物,居然可以看到來自香港的建築風格與社區名稱,例如九龍。當然,日治時期留下大量日式建築也不足為奇。

食衣住行是民生四大必須。服裝多半都西化了,但是飲食與居住習慣,這類外顯的文化,仍保留了各地特色。就像我研究熱帶植物一般,好奇植物的原產地與引進年代,我也不禁想問,這些不同的文化究竟何時來到台灣我開始不停地蒐集資料。探索過程中,發現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竟有好多好多不同的族群

1989年首次開放外籍移工來台,1990年政府推動南向政策,來自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柬埔寨等東協國家的移工與新住民,分別約有65萬及18萬人,共同稱起了台北、桃園、中壢、台中火車站附近,如東協廣場這樣的商圈;而來台主要從事高科技業的印度裔約兩千人,也有人賣起了印度烤餅及咖哩。為台灣增添了南洋風味。

1950年代起政府補助並鼓勵來自港、澳、星、馬地區的僑生來台升學。1997年以前香港的僑生畢業後可以直接取得身分證,加上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大舉移居來台灣者,台灣有7萬多名前港澳居民。我想,林百里、周華健等人就是這樣的時代背景來台灣的吧!而這應該也是台灣可以吃到好吃的燒臘飯、港式飲茶,還有眾多港式集合住宅的原因。

1960年代緬甸排華事件下,陸續移民或是以依親的方式遷移至台灣的緬甸華僑,大概8萬多名,中和南勢角一帶的緬甸街至今仍可以看到許多寫著緬甸文的小吃店與餐廳;19531961年兩度從泰緬金三角撤退來台的異域孤軍,其眷屬包含了傣族(擺夷)、苗族、瑤族、彝族、景頗族、蒲蠻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傈僳族、阿佧族(哈尼族)。我在桃園中壢龍岡一帶,得知他們來自大理,主要信奉回教,龍岡除了國旗屋米干,還有一座清真寺。龍潭干城路無招牌米干對面菜園,栽培著許多特殊蔬菜的婆婆告訴我,他們來自瀾滄,而高雄美濃與屏東里港交界的信國社區,據說來自西雙版納。

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逃難來台,祖籍來自中國各省的漢、滿、蒙、回、藏各族移民;一輩子為台灣奉獻卻未必能取得身分證的宣教士;1945年沒有被遣返回日本的一千多位灣生;18951945年間,來台灣討生活的朝鮮族。通通都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當然也少不了各式道地美食。

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台以後,開始招睞華南移民自台灣開墾。至明清時期,自華南來台開墾的先民,主要是大家最熟習的福建漳泉地區百越與漢族混血的閩南人,以及從廣東來台開墾的客家人。大家的故鄉原本也不是台灣,大家祖先原本也是來台灣工作的外籍勞工。

最早在台灣定居的原住民,包括中央政府認定的泰雅、賽夏、布農、鄒、邵、排灣、魯凱、卑南、阿美、雅美、噶瑪蘭、太魯閣、撒奇萊雅、賽德克、拉阿魯哇及卡那卡那富等十六族,地方政府認定的西拉雅、大武壠與馬卡道族;以及尚有爭議或已經被同化而消失的噶哈巫、道卡斯、巴宰、巴布薩、凱達格蘭、巴賽、雷朗、洪雅、阿立昆、羅亞、龜崙、巴布拉、猴猴等族。是最找來到台灣的南島民族。

再加上曾經短暫殖民、佔領或是統治台灣的荷蘭、西班牙帶來的西歐血統;來自泉州地區,早期主要居住在西南部平原,姓馬、丁、蒲、黃、林、劉的阿拉伯後裔。共同構築了台灣這塊土地的多元族群與文化。

對我而言,台灣這塊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擁有如此多元的族群及文化,就彷彿熱帶雨林具有地球陸域生態系最豐富多樣的生物一般。儲存效應,讓各式各樣的物種都可以在熱帶雨林生態系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態區位(ecological niche),成就雨林的生物多樣性。所以我也一直深深相信,這麼豐富多元的文化和族群,應該也可以在台灣島上和諧共處,生生不息。

我以植物為主角、科學家為配角,將上述一部份與熱帶植物引進有關的族群寫到書中,完成了紀傳體的台灣歷史故事集《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我想藉由本書,跟大家分享我所查到、看到的那些不曾出現在我們歷史或社會課本中,被遺忘或忽略的台灣歷史與社會文化。

去年底我利用下班時間與休假日,沒日沒夜的寫,完成了這本十八萬字的書。將我收集近二十年的資料盡可能的都放到書裡。書籍出版後這兩個半月,我馬不停蹄的到各地演講。包含既定的新書發表會,我跑遍全台各縣市,到大學、高中、社團法人、財團法人、公司行號、大型連鎖書店、獨立書店……想跟大家分享我所觀察到的一切。每天下班後,我不是在演講,就是在準備演講稿,反覆練習。套句剛退燒的流行語,我使盡洪荒之力完成,並且努力向各界推廣自己的第一本書《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因為,這就像我在每次場新書發表會結束前所說的

「這是我愛台灣的方式。」

 

誠摯向所有人推薦我的第一本書《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這本書不是生硬的植物圖鑑,是一本有趣的故事書。希望看過書的讀者,可以繼續幫我推薦給身邊愛看的朋友,讓更多人可以從不一樣的角度認識台灣。謝謝

arrow
arrow

    胖胖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